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台北縣淡水社大




淡水社區大學
主題:三芝地區茂長、橫山客家與漳州文化特色
主題:三芝最完整的客家聚落:八賢村
辦理日期:98.11.10、98.11.17
上課人數:24位、23位

三芝客家人分佈
l 八連溪以西/圭柔社/泉州人
l 八連溪以東/小雞籠社/客家人
l 北海岸的淡水、三芝、石門一帶,客家移民主要是來自福建的汀州府。而汀州府各縣遷來北海岸者,在三芝人數最多首推永定,有江、葉、石、余、鍾、賴、李、王、楊、宋等其中以江姓最多。
「江」來自永定縣
「練」來自武平縣
「華」來自上杭縣
「謝」來自詔安
「許」、 「嚴」姓來自饒平
「宋」來自永定縣
「鍾」
客語流失
人口比例;八連溪以東的絕對多數,北海岸地區相對少數。
福佬人日常生活、經濟交流頻繁,必須學習福佬話。
外來人口增加客家族群人數比例相對減少。
教育普及客語傳承斷層。
永定話不易與其他客家人溝通。

北11(德賢路) 八賢村與福德村,三芝最完整的客家聚落
八賢村與福德村簡介
八賢村
舊名八連溪以溪名作為村名,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地區時已有Parian稱呼之漢人村落八連一詞或許與此有關。另一說係因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有汀州府永定縣人江慶玉等八戶來此墾闢在溪谷間構屋而居,因八戶相連故名之。亦有「八佃溪」之稱。可是在一張雍正13年(1735年)的地契裡面有「小圭籠八連溪為界」的地名。(見大台北古契字二集P157)由此可見前述說法不正確。另外在康熙23年(1684年)福建通志「台灣府三縣圖」,首次出現「小雞籠」,故八連溪地名在康熙23年(1684年)可能已經有在使用,只是沒標明。
八賢村的住戶都是座落在北11公路(德賢路)的兩旁而這條路位於八連溪谷的上方梯田則在下方早年居民出入走八連溪邊的田埂到三芝街上為何當初開墾時要把房子蓋在高處而不是在溪邊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怕八連溪水氾濫。(二)房屋建築在高地易守難攻盜匪不易侵犯,從江家老宅上的槍孔可看出地勢的險要。(三)三芝多雨潮濕地勢較高比較適合居住。(四)八連溪谷並不很寬大,約只有200公尺且坡度陡,因為可耕作面積有限,為有效利用生產土地面積,就盡量蓋在比較高的地方。
然而並非能盡如人意,房屋後面的山坡地更加的陡峭,狹窄而深的山溝,說明鬆軟的地質,潛伏著土石流的危機和山崩的威脅。從民國七十五年到八十九年的象神颱風都曾造成極大的傷害。但是充沛且沒有污染的水源,所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在品質上總是比較好一些。同樣的肥沃的山坡地出產的茶葉和桂竹也是很有名的。聽說這裡的桂竹大又輕韌度和彈性夠到可以用來當轎子用的竹竿。
地名沿革


年 代
舊地名
新地名
雍正13年
八連溪

光緒13年 (1887年)
芝蘭三堡小圭籠莊
光緒21年 (1895年)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大正9年 (1920年)
三芝庄新小基隆
民國35年 (1946年)

民國67年 (1978年)


1887年
1895年
1920年
民國35年 1946年
民國67年 1978年
維持原行政區
芝蘭三堡小圭龍莊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舊小基隆庄
八賢村
埔頭村
古庄村
八連溪、埔頭、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

八連溪
埔頭
舊庄、茂興店、四棧橋、山豬堀

地形:八賢村以八連溪貫穿全村,主要出入道路為北11公路。以地形而言,八連溪上游右側山坡地,為茶葉區以及種植綠竹筍,桂竹筍。雖然不若大坑溪上游右側二坪頂邊坡那麼陡峭。但是被雨水沖刷成的深溝地形則是一樣的。所以每次只要有颱風或豪雨時,這兩個地區是最容易爆發土石流和山崩的地區。
本村面積2.1019平方公里 人口418人
福德村
本村在清朝時屬土地公埔莊,日據時期改土地公埔庄。1920年改三芝庄土地公埔。光復後分成二坪村、埔尾村及濱海村三村。民國67年再合併埔尾村及濱海村1-3鄰為福德村。
埔尾:在嘉慶20年(1815年)契約書中出現「鹿場埔」其地在今埔尾
土地公埔:地名最早出現在同治9年 (1870年)的契約書中。
地名沿革:
年 代
舊地名
新地名
嘉慶20年(1815年)
鹿場埔
埔尾
同治9年 (1870年)
土地公埔庄
土地公埔
光緒13年 (1887年)
芝蘭三堡土地公埔莊
光緒21年 (1895年)
芝蘭三堡土地公埔庄
明治28年(1895年)
滬尾署第七區土地公埔庄
明治42年(1909年)
台北廳第三十一區北新庄子區
大正9年(1920年)
三芝庄土地公埔
民國35年 (1946年)
埔尾村 濱海村
民國67年 (1978年)
福德村

小地名:
1887年
1895年
民國35年 1946年
民國67年 1978年
芝蘭三堡土地公埔莊
埔尾村
濱海村
二坪村
福德村
圓山村
土地公埔、埔尾、石槽仔坑、大湖、圓山仔頂、三板橋、大水窟、竿尾崙、八連溪頭、五腳松、木屐寮、內柑宅、二坪頂
土地公埔、埔尾
石槽仔坑大湖、圓山仔頂、三板橋、大水窟竿尾崙
八連溪頭、五腳松、木屐寮、內柑宅、二坪頂
土地公埔埔尾、大湖、大水窟
八連溪頭五腳松、木屐寮、內柑宅、二坪頂石槽仔坑圓山仔、頂三板橋
地形:本村大部分山崙與溪谷地形,崙頂因水源不足,故為茶葉生產區,水稻田則以八連溪谷,錫板溪(海尾溪)上游和埔尾到土地公埔之間有一台地地形的大面積耕作區。
在乾隆51年(1786)閏7月的契約書中,有康姓人氏入墾,其後代仍住埔尾一帶(拾翠山莊的東方)。
契約中有圖記:圭柔山社土目保羅漢 圭北屯等庄番業戶甲萬,說明此地屬圭柔山社(圭北屯)所有。既然這塊地屬圭柔山社和圭北屯等庄番業戶。符合在雍正13年(1735)契書中「…高崙之處並舊水圳係番修理耕種營業…」的地,可能這塊地在雍正13年(1735)之前已經租給漢人(可能是康姓),所以沒有業主何長興的圖記。也就是說在雍正13年(1735)之前就有漢人在今埔尾一帶開墾。
本村面積5.72平方公里,人口827人
近年來因新社區拾翠山莊遷入新戶人口應當有明顯的增加。
交通:101公路貫穿本村,可連絡淡水、三芝之間山線中途點。北九公路從黑得公處通台二線(淡金公路),北9-1公路接北7公路的大湖。

北11公路(德賢路):從第二停車場的101線開始到「後店」全長7.8公里
「大埔」:今沿中山路2段路口到興隆海產之間,西到八連溪,東到埔頭忠孝街牽手社區一帶,舊稱「大埔」。另外在北11路口到土地公廟之間舊稱「糯仔田」,日據時期專種糯米年收一季,曾家土地。現在所看到的大埔在日據時期並不完全是水稻田還有許多荒地、林地。

「三村土地公廟」:名人館前路邊因位於埔頭、埔坪、八賢三村交界處,稱三村土地公廟,旁邊有一水車。

「名人館」:北關觀處所建,介紹三芝文物及名人。江文也、杜聰明、盧修一、李登輝。

「尾厝」:位於名人館往八連溪方向,再上去約100公尺的聚落,尾厝是相對於八連溪頭的稱呼,原因是住在八連溪頭的人要到街上,走到這裡已經是最後的聚落,所以稱尾厝。

「土地公廟」:根據統計三芝鄉的土地公廟有97間但是座落在在本村的只有3間。其中位於八連溪畔的福德宮的土地公神像則有一段故事,因神像曾遭人丟棄,故重裝新神像,數年後附近居民於草叢中又拾獲舊神像,唯神像已受損。
「瓦厝底」:八連溪33號靠路旁,為一樓實心石牆二樓磚造,木造樓板及樓梯的樓房。因地形關係二樓做一過水廊接34號,可知34、33號本為同一戶。34號的石牆上可見兩個槍孔、壁磚排列整齊和36號西廂的山牆連為一體從外面看似為36號的護龍。36號為一典型三合院,正廳舖大方形紅磚和石牆搭配的很有特色。

「水車」:八連溪水源充沛且落差夠高因此利用水利來碾米,製茶等產業
原本在八連溪有許多座,現在只剩下八賢村53號的引水道,還可以看出水車的痕跡。三芝鄉公所於2004年10月在三芝名人館前路邊重建一座水車。

水圳:三芝鄉最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在日本領臺初期明治44年(1911年)就被指定為「公共埤圳」流經三芝鄉境內的分支計有八連圳,八連頂圳、八連下圳、埔頭圳、山豬窟圳、山豬窟下圳、茂興店圳、四棧橋圳、龍泉圳、大屯圳。其中除了龍泉圳、大屯圳不屬於八連溪之外。其餘都屬八連溪灌溉用水。八賢村位於八連溪的中上游取水容易,所以江姓祖先早在雍正,乾隆之際會選在這裡定居。

「建橋碑」:在三芝的史蹟裡面,三板橋是最負盛名的但是三板橋是一座橋。在八連溪畔有一座石碑,這座碑是感謝當年建橋時出錢出力的人所立的也是三芝唯一的一座石碑。這座石碑立於民國43年一邊刻「賢關之路」另一邊刻樂捐人名單。從出1000圓到20圓都上榜總共支出11205圓。

「八連溪頭」:八連溪號,在以前八賢村路到這裡是盡頭。現在延伸到木屐寮,右轉到後店接101公路。

「木屐寮」:木屐寮位於北11公路從5公里處開始到八連溪橋(活動中心),木馬埕對面山坡地,以前有人在此製作木屐,所以稱「木屐寮」。

佑民祠:位於圓山村活動中心旁,原為一堆土墳。本來懷疑是當年抗日陣亡人士之墓,經挖掘後發現空無一物。

「木馬埕」:位於八連溪頭,從「101公路」後店派出所旁,進「北11路」5公里處就是木馬埕。以前山上盛產木材,為了便於便於運輸木材,乃製作一木架上堆木材由上往下不須用力,即可載運大量木材,此木架稱「木馬」。每個伐木工人都有一台木馬,又於晚上收工時停放在空埕所以叫「木馬埕」。
搬運木材使用木馬,須先開設木馬道,寬約1.5-2公尺的路基,上面放長1-1.5公尺直徑6-9公分的圓木作為枕木,俗稱盤木。每一盤木相距45公分,固定於路基上,木馬道斜度6-10%最佳,運材時將原木置於木馬橫枕上,用繩子繫緊,木馬的前端有曵引繩,套在肩上拉行,每台木馬載0.6-1.5立方公尺。

北18(隆山路)茂長、橫山的客家與漳州文化特色
橫山村與茂長村
橫山村
沿革:橫山村係由原大坑村與橫山村在民國67年合併而成,以昔日橫山庄得名,從石門鄉頭圍,八甲或從三芝地區看本村因地勢高聳,橫亙而得名。原橫山、八甲與二坪頂同一山脈,屬於台地地形。
橫山---其實早在乾隆44年(1779年)契約書就出現「橫山崁」。以及乾隆54年(1789年)契約書出現「小圭籠橫山頂」承租人李坎(注1)。乾隆末年,漳州人李坎?、簡、林、江四姓及由滬尾來的居民共同開墾而成(三芝鄉志)。
在光緒8年(1882年)契約書就出現「小基隆橫山頂伯公崙埔地壹段」,按「伯公」為客家人對土地公的稱呼,可見客家人也曾經開墾過橫山地區。

大坑---位在大坑溪(新庄溪上游)溪谷中,康熙、雍正年間有詔安謝姓入墾,乾隆嘉慶年間有永定賴、江二姓入墾。
在乾隆17年(1752年)江金川所立契約書就出現「…小圭籠新庄仔小地名恆濟庄…」此時尚未出現「大坑」,而是稱作「恆濟庄」。

地名沿革:
年 代
舊地名
新地名
乾隆17年(1752年)
恆濟庄
大坑
乾隆44年(1779年)
橫山崁
橫山
乾隆54年(1789年)
橫山頂
橫山
光緒13年 (1887年)
芝蘭三堡小圭籠莊
光緒21年 (1895年)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
明治28年(1895年)
滬尾署第六區新庄仔庄
大正9年 (1920年)
橫山庄
民國35年 (1946年)
橫山村 大坑村
民國67年 (1978年)
橫山村

地形:本村橫山地區為台地地形高度約200-300公尺,大坑地區為大坑溪谷地形,溪谷高度從50-300公尺寬度約300-500公尺不等,故形成三芝最大的梯田區。
本村面積7.99平方公里,人口684人。
崩山:高219公尺,有一顆三等三角點編號:N405位於南亞製茶場後面
交通:北18公路又稱「隆山路」為往來三芝的主要道路,在公車站牌「橋頭」接北15公路到燈台口,以及從橫山往山上走可到二坪頂,此外尚可由公車站牌「大坑」往北走到陽光別墅接臺二線。
茂長村
沿革:原地名陳厝坑,復後改茂長村。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注1)的契約書中已出現陳厝坑這地名。東鄰橫山村,西以布房崙與埔坪村界,北有新庄村。
地名沿革:
年 代
舊地名
新地名
乾隆48年(1783年)
陳厝坑
茂長村
光緒13年 (1887年)
芝蘭三堡小圭籠莊陳厝坑
光緒21年 (1895年)
芝蘭三堡小基隆庄陳厝坑
大正9年 (1920年)
三芝庄新小基隆陳厝坑
民國35年 (1946年)
茂長村
民國67年 (1978年)
茂長村
地形:本村為丘陵與溪谷地形陳厝坑溪為主要溪流
本村面積2.049平方公里。人口547人。
交通:以北18公路連接橫山和三芝,在打鐵店往北走接臺二線。

北18公路
北18公路全長7.5公里,在日據時期由庄長盧根德親率鄉民所建,初建時埔頭至橫山路段寬6公尺。民國56年行駛公車,民國67年鋪柏油。民國71年內橫山段舖設柏油。往石門鄉七股及妙法寺段在民國66年開闢。往二坪頂段尚未接通。

「源興居」:從0.6公里處右轉埔頭坑約1公里,亦可接北11公路

「布房崎」:早年有人在此織布與染布而得名

「芝柏山莊」:民國69年建大型社區,近年有許多藝術家定居及李天祿布袋戲博物館的設立而聲名大噪。

「打鐵店」:1.8公里處以前有人在這裡打鐵故稱打鐵店。這裡有數戶人家左轉小路可通台二線大龍磅出口。右轉山上接布房崎崙。

「埤仔頂」:原來這裡有一個埤塘,現已乾涸。在此右轉山上有十餘戶人家,也就是俗稱的陳厝坑。

「大坑」:整個大坑溪的溪谷和橫山國小一帶都叫大坑一以前是大坑村
大坑---位在大坑溪(新庄溪上游)溪谷中,康熙、雍正年間有詔安謝姓入墾,乾隆嘉慶年間有永定賴、江二姓入墾。
在乾隆17年(1752年)江金川所立契約書就出現「…小圭籠新庄仔小地名恆濟庄…」此時尚未出現「大坑」,而是稱作「恆濟庄」
「王阿土碨米間」:在大坑溪谷當中,早年從橫山到三芝的中點站,沒有電力之前用水車碨米,後毀於象神颱風,94年重建一間土地公廟。

「講習所」:位於大坑29號為日據時期的講習所。當時的老師有林開壁等人在此教日語。同時間也集中二十歲以上之男女青年在此實施軍事訓練。

「橫山國小」:以前這裡是橫山地區最熱鬧的地方,雜貨店、碨米間、理髮店應有盡有。
橫山國小:創於民國四十三年八月一日,其前身為三芝國民學校大坑分班,此時未建校舍,暫借橫山村林石頭先生住家充當教室。民國四十五年升格為國基分校,民國四十九年由省政府、縣政府、地方樂捐款共同興建教室,落成時由當時省主席周志柔題的大理石碑,現在還保存在教室的牆上。民國五十四年奉命獨立為台北縣橫山國民學校,民國五十四年更名為台北縣三芝鄉橫山國民小學。學校位於崙頂,背山面海,俯瞰三芝,大坑溪谷,白沙灣風景秀麗。學區包含橫山村、圓山村二坪頂、石門鄉八甲頭圍等地區。

橋頭」:北18與北15路口,有一座橋稱橋頭。

「橫山」:橫山村係由原大坑村與橫山村在民國67年合併而成,以昔日橫山庄得名,從石門鄉頭圍,八甲或從三芝地區看本村因地勢高聳,橫亙而得名。原橫山、八甲與二坪頂同一山脈,屬於台地地形。
橫山---其實早在乾隆44年(1779年)契約書就出現「橫山崁」。以及乾隆54年(1789年)契約書出現「小圭籠橫山頂」承租人李坎(注1)。乾隆末年,漳州人李坎?、簡、林、江四姓及由滬尾來的居民共同開墾而成(三芝鄉志)。
在光緒8年(1882年)契約書就出現「小基隆橫山頂伯公崙埔地壹段」,按「伯公」為客家人對土地公的稱呼,可見客家人也曾經開墾過橫山地區。

「內橫山」:過橋頭上坡約200公尺轉彎處,右轉往二坪頂,左轉進去路旁種植木棉花,沿路進去通妙法寺。

參考資料

三芝文史概述
以八連溪為主軸的歷史文化
和所有的地方鄉鎮一樣,要完整的且有系統的介紹當地的文史,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尤其是如果要從有文字記載的古文書,去找尋三芝的相關資料幾乎不可得。
在歷史上,河流經常是孕育文明的重要因素,它不僅是提供飲水之外還有灌溉、交通、提供食物等功用。世界上古文明地區,如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印度的恆何,西亞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的兩河流域,以及埃及的尼羅河,這些都是促進人類文明的重要河流。如果以時間和空間而言,上述的這些古文明,離我們有幾千年之久和數千公里之遙,委實難以體認河流和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然而就算離我們最近的八連溪,在我們的眼裡是一條孕育三芝文化的溪流還是一條排水溝,這卻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它或許沒那麼偉大,我們仍然可以嘗試從文史、生態、整治的角度去了解,跟我門息息相關的「八連溪」。
概述
「八連」的由來
• 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地區時,西班牙神父Esquival 1632年寫的「福爾摩沙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裡面有數次用「Parian」稱呼之漢人村落。「八連」一詞或許與此有關,也就是說在十七世紀初期就有漢人來三芝開墾。
• 所謂的漢人住區(Parian),就三芝而言,除了開墾的漢人之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來的漢人例如海盜,流放的囚犯等。
• 「八連」並不是北臺灣唯一的地名稱呼。另一個地方今天的汐止市則是稱「叭嗹」;西班牙耶士基佛神父,除指出里族(內湖一帶)地方是有希望宣教區之外,還提到;漢人(Sangleys)正在這個地區建立小規模的漢人住區(Parian),很快將有更多的漢人來此耕種及栽植甘蔗。他們甚至說他們樂意把剩餘的土地給日本人勞動者,而不向他們索取貢物。據此,可知漢人遠在一六三三年就已經沿著基隆河到今天的松山一帶「開墾」了!
• 不過「三芝的八連」和「汐止的叭嗹」,最大的公通點是「溪流的名稱」,反而不是區域很大的地名,雖然可以確定「三芝的八連」是小雞籠社與圭柔社的分界線,但仍無證據顯示「汐止的叭嗹」也是番社的界線。
• 然而實際上,包含三芝的整個北海岸地區,從五千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這是所謂的史前時代,當然我們也無法確定住在這裡的是否為同一批人。

歷史上的八連溪
• 史前文化類型的分界線
• Senar人與巴塞人
• 平埔族社的分界線 小雞籠社與圭柔社
• 泉州同安人與汀州客家人的分界線
• 民間信仰的界限

神榜與觀音彩(漆)仔
前言
這裡所謂的三芝地區的宗教信仰,是以一般的民間信仰為主,由於探討民間信仰會涉及許多的因素,在此僅以神明類別為主、以原鄉習俗、傳入時間、祭祀形式和祭祀範圍作為討論基礎。此外由於沒有資料顯示、三芝地區是否還有平埔族遺留下來的信仰或習慣,所以無法在此介紹。
三芝地區的民間信仰,從漢人入墾(1735年左右)以來,因祖籍的不同在鄉內各地區產生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各地區有其代表性的神明。這些神明之所以被奉祀為當地的代表,自然有祂的理由。不過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神明能夠解決居民因天災、人禍、瘟疫、疾病等一切無法掌握的問題。這種需求一直延續到日治初期,這時期在一些仕紳、儒生所主持之下,創立「智成堂」以扶乩方式所出的「鸞書」或「善書」,以儒家倫理為主, 勸善的功能多,民間信仰的色彩少。
但也在同時期興建「福成宮」以滿足居民對民間信仰的需求。民國六十年代,因為經濟發展,交通便利、教育普及等因素。許多新興的宗教和民間信仰裡的神明也進入三芝地區,他們不見的是因為在地居民的需求而產生的,有一些是主持的人在三芝買或租借土地興建廟宇,信徒就不僅限在三芝地區,也可以透過相關的人脈吸引外地的信徒到此參拜。另外以佛教為思想中心的宗教如慈濟,法鼓山、佛光山、靈鳩山、蓮華寺等則是以吸收在地居民,積極的推廣教義,並且提供一個專屬於信徒聚會的場所。以及近年在二坪頂的「富福頂山寺」則是以貝殼、珊瑚裝飾而成的寺廟,由於造型特殊每逢假日,還吸引不少遊客來參拜。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的民間信仰裡面,最特別的是屬於恩主公信仰的「智成堂」,智成堂源自淡水行忠堂,屬鸞堂系統之一支脈,然而發揚光大鑾堂的卻是由「智成堂」開始,尤其是楊明機在民國八年扶出「儒宗神教」,儒宗神教變成鑾堂正式名稱。甚至在1978年全省五百餘位鸞堂負責人, 齊聚日月潭開會, 決議成立「中華民國儒宗神教會」。
另外就是「福成宮」,憑著清朝巡府劉銘傳在台北興建的「天后宮」媽祖的名號,在北台灣輕易的佔有一席之地。
原鄉習俗
當先民來到台灣時,一定會碰到因天災、人禍、瘟疫、疾病等一切無法掌握的問題。因此祈求神明的保佑,是先民唯一的希望,虔誠的極至,就是希望為神明蓋一間廟宇。三芝最早興建的廟宇是智成堂,至今也不過一百年,在那之前沒有廟宇,因此靠從原鄉帶來的一些習俗,稍稍可以滿足心靈和信仰上的需求。
像在廳堂神龕上的神榜與觀音彩(漆)仔、土地公信仰等這是最早又最方便的一種祭祀神明形式。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神榜與觀音彩(漆)仔
神榜
客家人不用觀音彩(漆)仔,而是直接用紙書寫神明的名字稱做「神榜」。至於神明的名字則隨著原鄉縣份的不同而定,甚至於同姓在不同的地方,居住一段時間以後,受到在地文化的影響而稍有差異。事實上有些客家人已經不用「神榜」改用「觀音彩(漆)仔」。
茲就目前三芝石門地區「神榜」做比較

三芝八連溪江姓 石門茂林村江姓 石門富基村江姓 石門乾華村練姓
高頭民主公王 高頭民主公王 高頭民主公王 三位黃倖先師
五榖神農大帝 五顯三官大帝 定公古佛元君 五榖神農皇帝
三元三官大帝 州主開漳聖王 三元三官大帝 三界伏魔大帝
三元三官大帝
南無大慈大悲觀音佛祖菩薩 (全同)
天上聖母元君 天上聖母元娘 五榖神農大帝 天上聖母娘娘
鄞山定公古佛 圓應定光古佛 天上聖母娘娘 圓應定光古佛
伯祖東峰公太 伯祖東峰公太 伯祖東峰公太 龍源助國公王
水口趙仙公王
東廚司命灶君 (全同)
本境福德正神 (全同)
從這裡可以看到同是江姓奉祀的神明不盡相同,其中石門茂林村江姓神榜出現開漳聖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茂林村靠近以漳州人為多數的金山鄉受到它們的影響,開始接受漳州人信奉的開漳聖王。至於同是客家人「武平練姓」和「永定江姓」則有明顯的不同。尤其是公王的部分,永定的「水口民主公王」和武平的「水口趙仙公王」、「龍源助國公王」的來源恐怕要回原鄉才知道它們的關係了。另外有一點就是沒有粵人的「三山國王」,可見閩、粵客家人之差異。
在八賢村53號除了貼一神榜之外上貼一張壽字。
在上杭的鄉村,仙師最主要的功能是把守水口,不讓六畜走失。公王則是把守路口不讓妖魔鬼怪進村,保護村民安居樂業。亦有把土地公稱作公王的例子,或稱「社公菩薩」「水口伯公」。
「三位黃倖先師」:是指上杭縣人 宋人 黃七翁與其子黃繼先號十三郎和其婿倖成號八郎,三人修道位百姓除魔,治病,祈雨後奉之
神榜在中國的江西省樂安縣流坑村還保有很原始的型態,神榜中間為天地君親師旁邊為觀音大士,三官大帝,財神,灶神,魯班大師,神農皇帝,守土大帝。
觀音彩(漆)仔
一般福佬人神桌上的牆壁掛繪有觀音佛祖、關聖帝君、天上聖母、司命灶君、福
德正神諸神神像,稱做「觀音彩(漆)仔」。觀音彩仔源自於何時尚有待考證,由於它的尺寸相當的大和神桌的寬度相當,所以如果家裡的客廳不使用觀音彩仔時可貼一張紅紙或著什麼都不放,只在神桌上放香爐或其他神像。
觀音漆仔除了繪神明外尚有一塊繪福祿壽三仙放在神主牌位後面,這是為了區別祖先和神明用的。
也有人在祖先牌位後面貼「壽」字,俗稱「公媽壽」。公媽就是祖先,有請祖先保佑子孫長壽的意思。比較深入的說法是藉「老子」三十三章裡面「死而不亡者壽」,也就是肉體死亡,精神不死。
在比較觀音彩(漆)仔和神榜之後,可以發現僅是用文字書寫和圖像的差別而已,用另一個角度看這裡是神的世界,一個神聖的領域,不但時時保持乾淨而且包含許多的禁忌。另外要提到的是祭拜祖先的神主牌,也放在這個神聖的領域,表示祖先也是神。這和媽祖、關公、大道公等神明是由人死後,升格為神是相同的道理,只不過是神格沒那麼高而已。
小雞籠文史工作室---周正義-

三芝的老街
十坎店之始
三芝開墾的歷史,自清初以來時間並不短,但由於地理環境之限制,人口不多且分居各地,雖然早在嘉慶年間,就有江家在古庄村八連溪旁開店稱「茂興店」,卻也未能「結市」。最早形成聚落則一直等到清末之際,此時有許多外地遷入之家族,這些人除了在三芝購買土地之外,還運用一部分資金在此經商立足。雖然不清楚三芝街道最早形成的年代,過程是漸漸形成,還是同時間興建的由住宅轉成商店型態,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中山路42號到52之間的店面,以前是屬於曾家的宅第,和中山路號到之間的店面屬三芝望族江家之地,可知三芝街道的形成與曾家,江家有相當的關係。
這些商店形成之後,人稱「十坎店」,位於今日中山路54號到74之間的店面。就範圍而言,「十坎店」東起自埔頭圳,西以曾宅為界,不算是很長的一段店面,另一方面以形成之初採座北朝南,避開東北季風和「有土斯有財,遇水則發」的觀念,也影響了「十坎店」以後往外發展的趨勢。
從錫板智成堂沿革得知,在民國前12年(1900年)智成堂初創設之時是借曾林甘娘(與曾文惠家族同姓不同宗)的住宅,位於育英街24巷口(福成宮後面,福成宮建於1919年),在此扶巒著書「節義寶鑑」普行教化,書中提及當年三芝所有的「頭人」,都參與著書的工作,由此可知道在日治初期,這一帶信仰活動已經和商業行為結合為一個商圈。
從1901到1911年之間日本人沿著「十坎店」往海邊方向,設立小基隆支廳、小基隆派出所和小基隆公學校,行政、教育和司法機關的設立,代表著帝國威權統治的一股無形中的界線,不僅是使的街道的發展必須往上游拓展,同時也限制了區民的活動範圍。1902年小基隆到淡水道路的整修,1910年輕便車站的設立,方便了居民出入,實則是一條有形的界線,更加限制三芝街市只能往山上方向發展,百年之後的今天亦是如此。
古井頭的興起
前述十坎店初期是東邊以埔頭圳為界,稍後才遷入的張子清則在水圳的另一側,開創新的商店街,尤其是1914年張家蓋了一間擁有五個店面的兩進街屋(中山路1段78-86號),店門口到水圳之間有一塊空地,挖了一口水井,供附近居民使用,乃取名為「古井頭」。又因位於十坎店往埔頭坑,橫山方向,和八連溪,北新庄的三叉路口,很快的這裡變成商業中心,至今仍有人在使用這個稱呼。另外一個促進古井頭發達的因素是,原暫借曾林甘娘厝的智成堂,因建堂之需要,在遍尋不著理想建堂之地後,於1913年堂分兩處,錫板先建堂仍稱智成堂,小基隆方面則暫安奉於張子清家,由於出入者日眾,使的古井頭不僅是老街最熱鬧的地方,也是交通、商業與信仰中心了。從1919年福成宮和1927年智成忠義宮的相繼落成,來回於兩間廟宇之間參拜的信徒,加速帶動了老街的熱鬧景象,也確立了百年來的廟街文化。
從1930到1960年之間也就是日治末期到民國五十年代,老街由古井頭往八連溪方向的發展,因為埔頭圳帶來豐沛的水利,在1930年由謝有田在今長安街18號後面,建造水車發電供古井頭附近人家使用,此後老街也發展出用水車碾米、製茶的工廠,民生工業變成老街的一部分,光復後最多時有三間碾米廠和三間茶工廠,分布在今中山路與長勤街口以及中山路88巷到智成忠義宮之間,最繁華時還在中山路153號開了一間稱做「山海樓」的酒家。光復以後人口的增加同時間也帶動了另一波的商機,吸引了更多的人來三芝開店創業,消費能力的提升,商店的種類多元化,使的進入廿一世紀的今天老街仍然是最熱鬧的商店街。
建築特色
以歷史的角度而言,三芝的老街不具備豐富歷史背景、或是建築特色。尤其是在幾經拆建之後,已經不復原來之貌,目前僅剩中山路1段88巷內,民國五十年代建的房子,還保有他純樸的一面,雖然不是什麼豪宅,如果換個角度來欣賞它,仍可看出平常人家對自己住家的期許。從下表可看出女兒牆的特色:
住 址
形 狀
吉祥語
中山路1段88巷1號
花紋+圓形通寶
發財
中山路1段88巷3-5號
梅 花
吉慶
中山路1段88巷7號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段88巷9-11號
壽字紋
長壽
中山路1段88巷13號
龜殼紋
長壽富貴
中山路1段88巷6-12號
圓形通寶
財源滾滾
中山路1段88巷14號
瓶 狀
平平安安
中山路1段88巷16號
菱形內四小孔
菱形四邊狀似蝙蝠意賜福,四個小孔似蓮篷意連生貴子
老街的文化
走在三芝的老街會讓我們聯想到所謂的老街,是擁有優久的歷史、漂亮的建築,經過有計畫的重建或規劃再包裝,最大的特色是賣著和當地毫不相干的商品。然而三芝的老街自「結市」形成街道之後,百年來就年復一年的受地方信仰、族群的影響與融合,自然的創造出在地生活文化。廟宇的興建不僅滿足了居民精神上的需求,也是族群融合的媒介。不同的族群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隨著季節適時的表現在老街上,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三芝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他們是來自福建汀州客家人的後代,當然現在他們幾乎都不會說客家話,所以稱他們為「福佬客」,但是不會說客家話並不代表拋棄了客家的習俗。生活在這裡的人,從來不曾感覺到不同的族群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反而是彼此分享不同的節日所帶來的喜悅。
「麻薯」、「紅龜粿」和「草仔粿」這些是號稱全省老街最常見的米食品,在三芝的老街則多了一樣「丁板」,不過這些可不是零食,「丁板」是客家人掃墓用的祭品,「蔴薯」則是九月九日祭祖的貢品,也是客家人送給同安人的禮物。「紅龜粿」和「草仔粿」則是同安人過三月節時回贈給客家人的禮物,至於每年七夕做的「七夕粿」和「芋粿ㄎ一ㄠ」才是真正的零食,「七夕粿」如果要拜神明只要點上三個紅點就可以了。這些米食品在別的地方是當做零食來吃,在三芝則是代表著「文化和族群的融合」。走在三芝的老街,還可以看見「廟街文化」的原始風貌,每天早上聚集在廟口攤販,販賣著自己種的農產品和現抓的海產,坐在廟口自嘲是「獅子會」---顧廟口石獅子的老年人,當然初一、十五往來於兩間廟宇之間的人們,帶動著趕集式的商業文化,這種文化行為亦未曾改變過。
老街是老年人回憶過去的地方、是年輕人打拼的場所、是家庭主婦生活的一部分、是小孩子走過去時成長和學習的地方。當許多老街需要以各種不同的包裝來喚起人們的注意時,三芝的老街仍然一本如初的在為當地的居民服務,不顯眼但又實際的生活文化也將繼續的保存下去。




水車文史
水車的歷史
民國93年起三芝鄉公所,爭取了不少的經費,在名人館前、公王宮、八連溪、四棧橋等地大量興建水車。
可想而知,三芝鄉公所近年來陸續興建的這幾座水車園區,它的功能是以發展觀光為主要的目的。對許多人而言,特別是一些新生代。這些新建的水車,似乎是憑空而來的硬體建設,說真的很難想像水車和三芝有何關聯,尤其是鄉公所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動「水車文化節」,好像三芝以前遍地水車似的。
不過說真的,以三芝的地形和多雨的氣候,農田多不缺水,也就是說不需要像其他的地方,利用水車灌溉田地。因此在1969年,有一首歌「水車姑娘」,描述少女每天採水車,思念情郎的景致,絕對不會是在三芝。既然不是灌溉用,那麼興建水車的用途,就只有利用水車產生的「動力」,來製茶,碾米甚至發電等用途。
因為是以產生動力為需求,水車的結構也就相對的變複雜多了,設立水車的地點也就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在三芝而言在文史上所代表的意義,就顯現的重要多了,也就是說三芝的水車,並不是因為農業的需求而設立,水車就像是因應時代的潮流,歷史的巨輪,推動三芝邁向工商業的第一步。
至於什麼時候,三芝才有水車,根據日治時期所編的三芝庄要覽,在昭和3年(1928年) 有一位謝朝明先生,興建一座水車,這是最早有紀錄的水車。

水車遺址
(一) 電力先驅謝朝明先生與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
今長勤街與中山路一段的交叉口,在日據時代有一位謝朝明先生,興建一座水車用來碾米,同時還成立一間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買了一台發電機,賣電給中山路一段古井頭附近的住戶和商家也是三芝最早的用電人家。
據史料所載,台灣最早使用電力,肇始於1898年日本殖民政府於台北城內設鴉片工廠裝置之直流發電機以供照明之用。
翻開電力史,可知1903年台灣總督府設立台北電氣作業所,並於今日新店地區設水力發電廠,兩年後對台北供電。翌年延伸到基隆,1909年高雄、台南開始供電,1911年台中、彰化供電。而1911年時,新竹、嘉義、桃園、宜蘭東部海岸等各地概由地方共十一家民營電廠供電。而台電前身之壟斷性之「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之成立,則源於1918年之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的計劃。
又從1911-1944年之間的資料得知,當時的民營電業依地區分為(一)西部民營電力島—含13間電氣會社(二) 東部民營電力島—含10間電氣會社(三) 迷你型電氣小嶼—含3間電氣會社。這三間就是(1)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2)關子嶺電氣利用組合(3)太平山共同自家用組合。
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使用的水車,為日本製四馬力動力水車,牽引的發電機為三馬力發電機,可發電供給115盞電燈用。
我們不太清楚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是否營運如預期的好,僅管用水車發的電既不多也不穩定,然而1928年小基隆電氣利用組合的成立,除了在臺灣電力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之外,一方面正式帶領三芝進入現代文明的領域,卻是不爭的事實。

(二)張弓長碾米廠
在中山路1段88巷7-11號,有一位「碨米龍」光復後開一間碾米廠初期因為電力不足,也是用水車作動力。「碨米龍」就是「張弓長」,曾經擔任過鄉長。
當年碨米的費用是每百斤論計,至於多少錢則沒有印象了。
碨米的水車在7-9號的後面水溝上面,11號是粗糠間,水車的軸心穿過牆壁到土壟間(7-9號),再利用皮帶帶動碨米的設備。至於如何控制水車,則是在水圳和水車之間加一塊板子,只要利用繩子在屋內拉,就可以控制了。

(三) 王阿土磑米間
正名萬美碾米廠,位在橫山村大坑5鄰20號大坑溪旁。約於九十年前由王土所建,因位於大坑溪旁,利用溪水推動水車碾米兼營崁仔店,以及賣豬肉。後傳其子王枝經營至民國五十年代始歇業。在沒有電的年代這裡可是橫山,大坑,二坪頂等地區唯一的一間碨米間。人來人往的,自然的走出一條道路來,這裡遂變成橫山到三芝之間的古道的中途站。原為二樓石造老宅、寬廣的庭院種著一排椰子樹、石牆紅瓦宛如別墅,前有溪流後有梯田茶園,在三芝的早期建築物之中算是最有風味的一間。可惜消失於民國八十九年的象神颱風帶來的土石流之中。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原址建土地公廟。

(四)八連溪53號
本址位於八連溪53號前,為目前尚保有引水道的水車遺址。興建於日治時代,產生的動力以製茶和碾米為主。在運轉的水車是第三代,在日治初期就已經有水車,七十餘年前曾經重做過一次。

(五)八連溪71號—江溪河
本址位於八連溪71號前,北11公路(德賢路)3.1公里處下方。興建於日治時代,直徑約12尺,輪幅用六塊很大的木板組合而程,產生的動力以製茶和碾米為主。
當年水車是請師傅來這裡製作,使用的木材則是鋸山上的「九簪」,這是本地最硬且最高大的樹種。

(六)土地公埔69號前
原址在榕樹下,但已無痕跡可循,當年製茶、碨米為水車動力為需求。水車直徑12尺,利用八連溪水圳豐沛的水做為動力。附近亦曾利用水車灌溉稻田。民國47-8年左右,碨米100斤要10元工本費,大約30分鐘可完成。

(七)北新莊/店子45號
盧修一的祖父所設立,水車原址在店子45號後面。水車動力用以碨米、製茶、水車用水引自對面水圳,碨米間兼柑仔店。

參考資料
一、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
作者:林炳炎 出版時間:1997年3月
出版單位: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資料中心(作者自費出版)
總經銷:三民書局(台北)
口述資料提共:
感謝
江溪河先生、吳丁妹女士、王輝雄先生、崋金安先生

江家在三芝的發展
三芝自從清初漢人開始入墾之後,依原籍之不同,所落腳的地區也有顯著的不同。最明顯的差別是八連溪以東,來自汀州籍的客家人,和八連溪以西泉州籍的同安人。也因此三芝到現在仍然有相當多的客家人,其中又以江姓為首要大姓,江姓祖先原居汀州府永定縣金豐里高頭鄉,目前居住在三芝的江姓分兩支脈,第十五世伯元為共始祖,伯元三子心道(十六世)派下士學(十九世)約在雍正、乾隆之際就在三芝購墾土地,之後集中在八連溪谷一帶傳衍。另一支系伯元長子心學(十六世)則傳至由興(廿一世),約在乾隆年間由永定遷來新庄子,繁衍為一方大族,建有宗祠,祖墳以農曆正月十四日為祭祖之日。
江家開台始祖江世學,於雍正初年(1720年左右)登陸三芝,避開原住民耳目,而進入八連溪谷地,依原鄉開發梯田,而成了漢人入墾三芝之始。1731年江世學墾殖成功之消息傳回故鄉之後,士學父親濟若與弟士端一同來台探親,此時士端已四十二歲。父子兩先在北港登陸後往嘉義方面探視族親,研商前往三芝的行程並補足農具,自衛武器等再乘船北上,至錫板附近上岸,朝大屯山方向進入八連溪江世學家。
之後江世端為求發展乃順溪流而下,一路勘查地形、水利和原住民動態後,在今新庄村墓園左後方建屋設灶,安爐並灑下故鄉帶來的泥和水,祭拜天地便開始在台灣的拓撫工作了。秋收後新田作物豐收可期,父若濟乃放心回永定故鄉。
三年後士端與滬尾魏義娘結婚,婚後生子五人,其中三子懷品自幼聰慧過人,士端乃送其到滬尾私塾,期能重振書香門地,懷品學成後在今古庄村茂興店41號後面約200公尺田中,蓋了一間商店稱「茂興店」,這也是三芝最早的店面。然而好景不長,因遭人忌妒被暗謀陷害,終被迫關門舉家遷往中和,百年後遂成中和望族。江懷品遷往中和之後,其他族人則大部分留在三芝,繼續開墾的工作,從海邊到八連溪頭都有江家的足跡。
約在同時另一支脈江由興,於乾隆年間也渡海來台發展,並選擇新庄子為定居之地,因所建宅第採用圓形窗戶,所在地名乃稱圓窗,而江由興也被稱為圓窗派始祖。來台之初江由興也帶來原鄉所祀奉的神祇「民主公王」,並且在乾隆25年(1760年),於埔頭坑溪與新庄子溪(大坑溪)會流之處,建一小廟稱「水口民主公王」,三芝鄉民簡稱「公王」,並由當初近乎家廟的型態,逐漸擴充為地方性的廟宇。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祭典之日,並有「乞龜」祈福之活動。
江由興雖然入墾時間較晚,派下開墾的區域,除了沿新庄子溪往山區進入大坑溪,因此時上游已經為同為客籍的漳州詔安謝姓佔有,乃在今橫山村大坑14
號建宅邸稱「永南」,而「永南」就是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母親的娘家。據說當年有三兄弟建宅邸,在圓窗的稱「永昌」,大坑的號「永南」,另一間叫「永定」的則不知位於何處了。雖然不清楚當年圓窗派發展的情形,但是根據目前圓窗派下子孫居住的地方,可以知道除了進入大坑溪之外,還有沿埔頭坑溪進入埔頭坑(埔坪村),以及沿陳厝坑溪入墾陳厝坑(茂長村)。此外還有一部分往東從頂新庄子進入今石門鄉的頭圍、老梅、石門甚至深入到阿里磅坑頭一帶。
眾所皆知在清初,漢人來台開墾土地,必需向原住民承租土地。如果參考在雍正13年(1735)圭柔社的賣地契,提供我們三芝平埔族社分布的一項重要訊息,那就是八連溪以東屬「小雞籠社」範圍。我們無法得知當年江士端,他是如何和平埔族小雞籠社打交道,但是從所遺留下來在今番社后旁,還有一塊面積相當大且屬於共業的土地,可見似乎相處的很融洽。又觀察居住在三芝的客家人後裔,幾乎都分佈在八連溪以東,也說明這些初墾的客家人,他們很快的取得小雞籠社的信賴,從此後也吸引了更多客家人在此定居。
永定江家在三芝的開墾,在歷經數百年之後,江家也成為三芝最大家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江家只是眾多開墾的先民之一,但是以其客家人的背景,夾在泉州人—八連溪以西到淡水之間與漳州人---石門到基隆一帶的中間,如何取得生存的空間,尤其是在咸豐年間,面對不同族群的挑釁和械鬥,江家所扮演的角色,有待深入的了解。不過從某些地方可看出,江家也積極的參與地方的活動,像道光年間在滬尾興建鄞山寺,小基隆智成堂建堂之初江家都有參與。
江家對三芝的貢獻,不僅是投入人力的開墾,所帶來的宗教信仰、文化精神深深影響現在的三芝。又據說當年江家祖先,在故鄉永定所建的土樓尚在,當年未能把蓋土樓的技術帶來三芝,對三芝而言是最大的損失。

註:「民主公王」:供奉的神為「趙文震」,唐太宗年間漳州南靖縣石橋村人十六歲從軍,三十六歲卒,後來明太祖朱元璋封他為「民主公王千歲」又稱「民主公王」。 中國古村落-石橋村 李秋香 藝術家出版社(p114)
大坑江家:江金基;開台祖十七世,十八世返原鄉,十九世以下定居大坑

埔頭坑江家:江增田提供族譜;汀州府永定縣金豐里高頭鄉東山溪背角松德樓人氏。二十世祖江彩軒為渡台祖,長子亨元、次子亨永—江松吉祖、三子亨三、四子二十一世祖江亨興,乾隆九年生。



主題:三芝最完整的客家聚落:八賢村
淡水社區大學為推廣客家文化計畫,在三芝鄉立圖書館一樓視聽教室,舉辦兩場講座,講師周正義老師,用簡報方式跟大家介紹三芝鄉-茂長、橫山的客家與漳州文化特色。
台北縣是重要的台灣客家先民墾地,客家先民從三芝、石門、淡水、八里登陸,就在當地開墾居住。而汀州府各縣遷來北海岸者,在三芝人數最多首推永定。
老師談到三芝第一大姓-江姓和其他永定客家的「永定話」,三芝已經無人會講了;反而是基隆還有人會,大家驚訝語言在無形中的流失!!

老師用圖示向學員解說:「大坑」- 整個大坑溪的溪谷和橫山國小一帶都叫大坑,大坑--位在大坑溪(新庄溪上游)溪谷中,康熙、雍正年間有詔安謝姓入墾,乾隆嘉慶年間有永定賴、江二姓入墾;是早年客家發展源地。沿岸住家、梯田(三芝最大梯田區)、「王阿土碨米間」也是在大坑溪谷當中,早年從橫山到三芝的中點站,沒有電力之前用水車碨米,多年前象神颱風來襲,土石流、溪水氾濫、沿岸家園,幾乎盪然無存,如今只能靠早期所留下的照片、文字記載;喚起大家共同的回憶。
三芝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他們是來自福建汀州客家人的後代,當然現在他們幾乎都不會說客家話,所以稱他們為「福佬客」,但是不會說客家話並不代表拋棄了客家的習俗。生活在這裡的人,從來不曾感覺到不同的族群之間的差異性有多大,反而是彼此分享不同的節日所帶來的喜悅。而且此地的人情味更是讓人備感窩心。

1 則留言:

  1. 有個"網路兼職"機會替自己加薪,增加存款!
    給自己一個機會深入瞭解吧!
    免費索取在家網路兼職資料 。
    http://joe80411.weebly.com/
    祝~天天都是有美好的一天˙快樂與您同在
    PS: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不感興趣,很抱歉打擾您!!

    回覆刪除